拼音shēn shòu
注音ㄕㄣ ㄕㄡˋ
词性动词
⒈ 亲身受到;亲自承当。
例身受其害。
“友邦”要我们人民身受宰割,寂然无声,略有“越轨”,便加屠戮。——《“友邦惊诧”论》
英suffer (personally);
⒈ 谓亲身受到。
引《史记·龟策列传》:“口得所嗜,目得所美,身受其利。”
鲁迅 《书信集·致李秉中》:“北平 亦无啖饭处,而是非口舌之多,亦不亚于 上海,昔曾身受,今遂踌躇。”
陈毅 《给罗生特同志的信》:“新四军的艰苦斗争为你所亲见,所身受。”
⒈ 亲自承受。
例如:「感同身受」。
1.您给小明同学的任何帮助我们都将感同身受,并总是乐于给予报答的。
2.杨廷皓对此感同身受,在蜻蜓的历史上,好几次都差点死掉,但所有的困难都扛过来了。
3.不错,你们家园涂炭骨肉离散,我岳飞感同身受五内俱焚。
4.昊风坚定的话让身受大恩的韩离顿时感同身受不在说话。
5.倾听和理解能让你对客户的经历感同身受,这样你才真正能够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6.看了下面的报道,有良知的你一定会感同身受。
7.大学校长们,对于大学的问题、教育的问题更是感同身受,他们知道得最多,理应说出更多的真相、为改革提供更多的真知灼见。
8.陈逸话说的悲凉,卉儿原本还喜滋滋的脸上也露出忧色,感同身受。
9.,一时感同身受,又见她大大的眼睛无助地看着自己,还有几滴泪水留在脸上没有擦干,道:“没事,我背你走。
10.对于玉树地震灾区之外的人民,我们应该感同身受,不能置之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