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鼎象物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鼎:古代炊器,三足两耳,也指传国重器。禹收集九州金属而铸成的九鼎之上所铸各种物品图像。称颂君王有德。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
基础信息
拼音zhù dǐng xiàng wù
注音ㄓㄨˋ ㄉ一ㄥˇ ㄒ一ㄤˋ ㄨˋ
繁体鑄鼎象物
感情铸鼎象物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天王老子(意思解释)
- 捻神捻鬼(意思解释)
- 满满当当(意思解释)
- 高屋建瓴(意思解释)
- 章甫荐履(意思解释)
- 价值连城(意思解释)
- 如履薄冰(意思解释)
- 居重驭轻(意思解释)
- 处之泰然(意思解释)
- 走马观花(意思解释)
- 刻骨铭心(意思解释)
- 心里有鬼(意思解释)
- 言而无信(意思解释)
- 源源不断(意思解释)
- 半路出家(意思解释)
- 火烛银花(意思解释)
- 风俗人情(意思解释)
- 海底捞月(意思解释)
- 罄竹难书(意思解释)
- 拔苗助长(意思解释)
- 绘声绘影(意思解释)
- 敢不承命(意思解释)
- 奇货可居(意思解释)
- 刻不容缓(意思解释)
- 叫苦连天(意思解释)
- 超然物外(意思解释)
- 切树倒根(意思解释)
- 金口木舌(意思解释)
※ 铸鼎象物的意思解释、铸鼎象物是什么意思由汉文库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不可多得 | 得:得到;获得。不能得到很多。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 |
笑骂由他笑骂,好官我自为之 | 指为官声名很坏,任凭人们笑骂,还是泰然自若当自己的官。 |
夸大其词 | 词:言论。语言夸张;超过事实。 |
犬马恋主 | 喻臣下眷怀君上。 |
山雨欲来风满楼 | 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情势。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焉:哪儿;附:依附。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
雪兆丰年 | 谓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 |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 牛后:牛的肛门。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
举善荐贤 | 贤:胡才能,有道德的。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
贫贱不能移 | 不会因生活贫困,地位卑微而改变自己的志向。 |
花拳绣腿 | 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实际上并无用处的工作。 |
触目皆是 | 触目:目光所及;皆:都。眼睛所见到的都是。 |
离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 |
风俗人情 |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
昂藏七尺 | 指轩昂伟岸的男子汉。 |
谠言直声 | 谠言:公正的言论;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言论。 |
公才公望 | 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
拔苗助长 |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
欺善怕恶 | 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
分门别类 | 门:类;别:区别。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 |
扪心自问 | 扪:按;摸;心:胸口。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空话连篇 | 连篇:整篇。整篇都是空话,缺乏具体内容。 |
信口开河 | 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 |
笑貌声音 | 笑貌:表情;声音:谈吐。指人的言谈、态度等。 |
刮目相看 |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
前赴后继 | 赴:奔赴。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
主人翁 | 当家作主的人。 |
形形色色 | 形容事物类别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形形:原指生出这种形体;色色:原指生出这种颜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