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拯危扶溺拯危扶溺的意思
zhěngwēi

拯危扶溺



拯危扶溺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溺:落水者;危:危乱,指动乱中的国家。拯救、帮助受难的百姓和动乱中的国家。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73回:“岂有论道经邦之志,全无拯危扶溺之心。”


基础信息

拼音zhěng wēi fú nì

注音ㄓㄥˇ ㄨㄟ ㄈㄨˊ ㄋ一ˋ

感情拯危扶溺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拯溺扶危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拯危扶溺的意思解释、拯危扶溺是什么意思由汉文库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迩安远至 迩:近处。指近处的人安乐,远处的人来归附。形容政治清明。
经邦论道 指治理国家,谈论治国之道。比喻位居高层
掉舌鼓唇 炫耀口才,夸夸其谈。
自己人 自己一方的人。指自家人或圈内人。
故步不离 故步:旧的步法。比喻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求上进。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
经纬天下 经,纬:治理。指治理国家。
万无一失 指绝对不会出差错。万:形容很多;失:差错。
触目皆是 触目:目光所及;皆:都。眼睛所见到的都是。
一寸光阴一寸金 一寸光阴:指日影移动一寸;形容很短的时间。形容时间的宝贵。
安眉带眼 长了眉毛,有了眼睛。意思是同样是一个人。
拔苗助长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罪上加罪 指罪恶更为严重。
死不开口 至死也不说话。指缄口不言
文治武功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白首之心 老年时的壮志。
安闲自得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散带衡门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
知往鉴今 鉴:借鉴。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
雷大雨小 比喻说得多,做得少,声势很大,实效很小。
败德辱行 败坏道德和操守。
凌云之志 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气。形容远大的志向。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形形色色 形容事物类别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形形:原指生出这种形体;色色:原指生出这种颜色。
家常便饭 家中日常饭食。也比喻常见的、平常的事。
牛衣对泣 睡在牛衣里,相对哭泣。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
善自为谋 善于替自己打算。也指替自己好好地想办法。
现实主义 注重事实或现实,反对一切不切实际或空想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