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以文害辞以文害辞的意思
wénhài

以文害辞



以文害辞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谓拘于文字而误解整个语句的意义。

出处《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朱熹集注:“文,字也。辞,语也……言说《诗》之法,不可以一字而害一句之义,不可以一句而害设辞之志。”

例子子美诗,备诸家体,非必率合程度,侃侃者然也。是篇落句处凡五杜鹃岂可以文害辞、辞害意耶?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二》


基础信息

拼音yǐ wén hài cí

注音一ˇ ㄨㄣˊ ㄏㄞˋ ㄘˊ

繁体以文害辭

感情以文害辞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以文害辞的意思解释、以文害辞是什么意思由汉文库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喜笑颜开 颜:脸色;开:舒展;开朗。形容心里高兴;满面笑容。
后继有人 继:继承。指后面有继承的人。
老奸巨猾 老:很;极;奸:奸诈;巨:大;极;猾:狡猾。形容阅历深而手段极其奸诈狡猾的人。
前因后果 佛教讲;先前种什么因;后来就结什么果;指事情发生的起因和它的结果。指事情的全部过程。
顺口溜 民间的一种句子长短不等口头韵文。
箪瓢屡空 箪:盛饭竹器;瓢:舀水器。吃的喝的匮乏。形容生活非常贫困。
八斗之才 八斗:指量多;才:才华。旧时比喻人才学丰富;诗文多而华美。
先声夺人 声:声势;夺人:指动摇人心。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
损人不利己 损害别人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暮史朝经 经:指儒家经典。晚上读史书,早晨读经书。形容勤奋好学。
胆如斗大 胆:胆量;斗:旧时的一种量器,容量为十升。胆子像斗一样大。形容胆量极大。
掉以轻心 掉:原意为摇摆;现只表示一种动作;无实义;轻心:漫不经心。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不认真当回事。
因噎废食 噎:食物堵塞在咽喉;废:停止;食:吃。因吃东西卡过喉咙;从此就停止吃东西。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就停止不干。
折臂三公 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民不畏死 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鱼死网破 不是鱼死;就是网破。指拼个你死我活。
视死如归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生命。
鬼头鬼脑 形容举止诡秘;行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
水中捞月 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费力气。
便还就孤 就撤回到我这里.。
面有难色 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读书种子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是从牵牛星和织女星两个星名衍化而成的传统神话中的两个主角。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织造云锦;但跟牛郎结婚以后;就中断织锦;致使天帝震怒;责令分离;每年七夕准相会一次。现比喻夫妻长期分离。
目无全牛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了如指掌 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里的东西。形容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给人看一样。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忘乎所以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
为虎作伥 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鬼;又去引诱别人来让老虎吃;这种鬼叫作“伥”。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
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剐:古代酷刑,割肉。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