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厌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厌:满足。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例子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基础信息
拼音xué ér bù yàn
注音ㄒㄩㄝˊ ㄦˊ ㄅㄨˋ 一ㄢˋ
繁体壆而不厭
正音“而”,不能读作“ěr”;“不”,不能读作“bǔ”。
感情学而不厌是褒义词。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手不释卷、虚心好学
反义词好为人师、骄傲自满
英语be eager and tireless to learn
日语うまずたゆまず学習(がくしゅう)する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斩钉截铁(意思解释)
- 斗鸡走狗(意思解释)
- 绿林大盗(意思解释)
-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意思解释)
- 离经辨志(意思解释)
- 敌众我寡(意思解释)
- 发综指示(意思解释)
- 心里有鬼(意思解释)
- 举重若轻(意思解释)
- 炙手可热(意思解释)
- 高步阔视(意思解释)
- 流离转徙(意思解释)
- 推三阻四(意思解释)
- 饿虎吞羊(意思解释)
- 顾影弄姿(意思解释)
- 纷乱如麻(意思解释)
- 敷衍了事(意思解释)
- 黄雀衔环(意思解释)
- 善游者溺(意思解释)
- 战天斗地(意思解释)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意思解释)
- 风虎云龙(意思解释)
- 分工合作(意思解释)
- 欺人自欺(意思解释)
- 散言碎语(意思解释)
- 充耳不闻(意思解释)
- 当头棒喝(意思解释)
- 鸡口牛后(意思解释)
※ 学而不厌的意思解释、学而不厌是什么意思由汉文库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四书五经 |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
明争暗斗 |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进行争斗;形容内部钩心斗争;互相争斗的情况。 |
源源不断 | 源源:水流不断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断。 |
铺天盖地 | 铺:把东西散开;盖:笼罩;遮蔽。遮住天;盖住地。形容充满了整个天地。来势猛烈。也作“遮天盖地”。 |
百无一是 | 是:对的;正确的。一点正确的地方也没有。 |
永垂不朽 | 朽:磨灭。指光辉的事迹或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下去;永远不会磨灭。” |
拔苗助长 |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
海水不可斗量 | 斗:量器。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计量的。常与“人不可貌相”连用;比喻不能凭人的相貌或现状来测量他的品格、才能或未来。 |
死对头 | 指难以和解的仇敌。 |
半夜三更 | 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
无关紧要 |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
贤母良妻 | 见“贤妻良母”。 |
东施效颦 |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效:模仿;颦:皱眉头)。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 |
读书种子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
唇枪舌剑 | 嘴唇像枪;舌头像剑。形容能言善辩;言词犀利;针锋相对。也作“舌剑唇枪。” |
子继父业 | 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 |
清风劲节 | 喻人品纯洁,节操坚贞。 |
胆大心小 | 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
密锣紧鼓 |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
心小志大 | 办事小心,抱负远大。 |
一览无余 | 览: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
不问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华不再扬 | 已开过的花,在一年里不会再开。比喻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语助词;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
繁荣富强 | 繁荣:(经济或事业)蓬勃发展;兴盛;富强:(国家)生产丰富;力量强大。形容国家兴旺发达;富足强大。 |
昏聩无能 | 昏:眼睛看不清楚;聩:耳朵听不清楚。眼花耳聋,没有能力。比喻头脑糊涂,没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
争分夺秒 | 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也作“分秒必争”。 |
末大必折 | 谓树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属权重,危及上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