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丝自缚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自己的所作所为阻碍了自己的行动自由。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志公和尚十四科颂》:“声闻执法坐禅,如蚕吐丝自缚。”
基础信息
拼音tǔ sī zì fù
注音ㄊㄨˇ ㄙ ㄗˋ ㄈㄨˋ
繁体吐絲自縛
感情吐丝自缚是贬义词。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作茧自缚
英语it produces silk and traps itself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冰壶秋月(意思解释)
- 条条大路通罗马(意思解释)
- 讴功颂德(意思解释)
- 所作所为(意思解释)
- 自我批评(意思解释)
-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意思解释)
- 年少无知(意思解释)
- 鼻青脸肿(意思解释)
- 饥肠辘辘(意思解释)
- 止沸益薪(意思解释)
- 蹑手蹑脚(意思解释)
- 目不忍见(意思解释)
- 不得而知(意思解释)
- 诈奸不及(意思解释)
- 倦鸟知还(意思解释)
- 悬石程书(意思解释)
- 黄耳传书(意思解释)
- 众建贤才(意思解释)
- 恶醉强酒(意思解释)
- 空话连篇(意思解释)
- 迭床架屋(意思解释)
- 凡夫俗子(意思解释)
- 立竿见影(意思解释)
- 苦口婆心(意思解释)
- 妙语连珠(意思解释)
- 意料之外(意思解释)
- 图穷匕见(意思解释)
- 今古奇观(意思解释)
※ 吐丝自缚的意思解释、吐丝自缚是什么意思由汉文库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扬汤止沸 | 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不沸腾。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不声不响 | 不说话,不出声。 |
痛痛快快 | 马上,毫不犹豫。尽情。 |
斩钉截铁 | 斩:砍断;截:切断。砍断钉子切断铁。比喻做事;说话坚决果断。 |
难言之隐 | 言:说;隐:隐衷;隐情;藏在内心深处的事。难以说出口的隐衷。 |
门当户对 | 门、户:代指整个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和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等;当:相称;对:合适;对等。旧指男女双方家族的社会政治地位和经济状况不相上下;适宜通婚结亲。现泛指人与人的身份相等;物与物的对称适合等。 |
防患于未然 | 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焉:哪儿;附:依附。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
乐道好古 | 以守道为乐,喜爱古制。 |
扬幡擂鼓 | 幡:垂直的长条旗子。舞动着幡,敲打着鼓。形容热热闹闹地大事张扬。 |
绳锯木断 | 拉绳作锯;也能锯断木头。比喻力量虽小;条件虽差;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就能把难办的事做成。 |
动荡不定 | 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
口快心直 | 有啥说啥;想啥说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语言明快。 |
下临无地 | 临:居高处朝向低处。从高往下看,望不见底。形容地势极其陡峭。 |
归十归一 | 谓有条有理。 |
作乱犯上 | 犯:冒犯。违抗尊长或朝廷,为悖逆或叛乱的行为。 |
前脚后脚 | 比喻紧跟着。 |
雨散风流 | 比喻离散。 |
乳臭未干 | 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对年幼人表示轻蔑的说法。 |
目不斜视 | 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 |
光前启后 | 犹“光前裕后”。 |
缠绵悱恻 | 缠绵: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悱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无法排遣。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也作“悱恻缠绵”。 |
孝子贤孙 |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泛指有孝行的子孙。 |
熟能生巧 | 巧:技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
一窍不通 | 窍:洞;这里指心窍。一窍都不是贯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闭塞、愚钝。 |
度德量力 | 度:衡量。衡量自己的品德;估计自己的能力。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 |
子继父业 | 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 |
金口木舌 |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