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突西子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唐突:冒犯;西子:即西施,春秋时美女。冒犯了西施。比喻抬高了丑的,贬低了美的。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何乃刻画无盐,以唐突西子也。”
例子前书可谓刻画无盐,唐突西子矣。(清 恽敬《与李汀洲》)
基础信息
拼音táng tū xī zǐ
注音ㄊㄤˊ ㄊㄨ ㄒ一 ㄗˇ
感情唐突西子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亵渎比自己强的人。
近义词唐突西施
英语insult a beauty with the picture of an ugly woman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讴功颂德(意思解释)
- 取长补短(意思解释)
- 阿世取容(意思解释)
- 心里有鬼(意思解释)
- 晓以大义(意思解释)
- 不僧不俗(意思解释)
- 扬幡擂鼓(意思解释)
- 拂袖而去(意思解释)
- 明争暗斗(意思解释)
- 同室操戈(意思解释)
- 蹑手蹑脚(意思解释)
- 出头露面(意思解释)
- 饮水思源(意思解释)
- 铁面无私(意思解释)
- 毁于一旦(意思解释)
- 姹紫嫣红(意思解释)
- 安步当车(意思解释)
- 反面无情(意思解释)
- 前脚后脚(意思解释)
- 目眩心花(意思解释)
- 常年累月(意思解释)
- 意兴索然(意思解释)
- 目无全牛(意思解释)
- 身败名裂(意思解释)
- 气味相投(意思解释)
- 汲汲顾影(意思解释)
-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意思解释)
- 足不出门(意思解释)
※ 唐突西子的意思解释、唐突西子是什么意思由汉文库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芒刺在背 | 芒刺:谷类壳上的细刺。好像有芒刺扎在背上。形容心中惶恐不安、坐卧不宁。 |
初出茅庐 | 茅庐:草屋。原意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接受邀请;就任军师;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立下了战功。后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缺乏经验。 |
付之一炬 | 付:交给;之:它;炬:火把;一炬:一把火。给它一把火烧光。指用火烧毁。 |
长夜之饮 | 指通宵宴饮。 |
汗牛充栋 | 栋:栋宇;房屋。指藏书太多;运输时可使牛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书籍极多。 |
百无一是 | 是:对的;正确的。一点正确的地方也没有。 |
进道若退 | 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 |
指天誓日 | 指着苍天;对着太阳发誓。表示态度坚定或忠诚。 |
常年累月 | 长年累月,形容经过的时间很长。 |
不置可否 | 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
生公说法 |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
三十三天 |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读书种子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
安闲自得 |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
珠还合浦 |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
战战业业 | 戒慎畏惧貌。 |
散带衡门 |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 |
似是而非 | 是:对;正确;非:不对;错误。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表面上相似;实际上不一样。 |
清风劲节 | 喻人品纯洁,节操坚贞。 |
爱毛反裘 | 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
万变不离其宗 | 宗:宗旨、目的。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 |
丰功伟绩 | 丰:多;伟:大;显赫。伟大的功勋和成就。 |
义不容辞 | 义:道义;容:允许。辞:推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
慌不择路 | 势急心慌,顾不上选择道路。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觉能力。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有感觉。形容思想不敏锐;对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 |
在此存照 | 照:查考,察看。写下字据保存进来,以作凭证 |
五花八门 | 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
骂骂咧咧 | 指在说话中夹杂着骂人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