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赏劳罚罪赏劳罚罪的意思
shǎngláozuì

赏劳罚罪



赏劳罚罪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赏功罚罪”。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4回:“吾人奉命讨之,诸君幸皆努力向前。大军到处,不得扰民。赏劳罚罪,并不徇纵。”


基础信息

拼音shǎng láo fá zuì

注音ㄕㄤˇ ㄌㄠˊ ㄈㄚˊ ㄗㄨㄟˋ

繁体賞勞罰辠

感情赏劳罚罪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赏高罚下、赏功罚罪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赏劳罚罪的意思解释、赏劳罚罪是什么意思由汉文库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一路风尘 形容旅途辛苦。
捻神捻鬼 形容惊慌害怕的样子。
遏恶扬善 遏:阻止;扬:宣扬。禁绝坏事,宣扬提倡好事。
经文纬武 治理国家的本领,文的武的都具备。
德重恩弘 重:崇高、深厚;弘:通“宏”,大。道德高尚,恩惠广大。形容普施恩德。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头顶上没有一片瓦,肢底下没有插针的地方。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以身试法 身:亲身;指生命;试:尝试;法:法律;刑法。拿性命去尝试法律。
不攻自破 不用攻击;自己就破灭了。多指不正确的理论或谣言未经批驳;就露出破绽;站不住脚了。
万里长城 指我国长城。也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现也比喻人民的军队。
倒冠落佩 冠:帽子;佩:佩玉。这里指官服。脱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辞官还乡。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 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
海底捞月 也作“水中捞月”、“海中捞月”。捞:捞取。从海中捞月亮。形容做事白费力气;根本达不到目的。
燕雀安知鸿鹄志 鸿鹄:天鹅。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
粗制滥造 粗:粗糙;滥:过多而不加以节制。原指产品制作粗糙;只求数量;不顾质量。现也泛指工作草率;不讲求质量。
风急浪高 形容风浪很大。
斗水活鳞 语本《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鳞”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羽旄之美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
不可磨灭 磨灭:指痕迹、印象、功绩、事实、道理等;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渐消失。形容永远不会消失。
之子于归 之子:这个女子;于归: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刻不容缓 刻:片刻;容:容许;缓:延缓;耽搁。一刻也不容许延缓。形容形势十分紧迫。
古往今来 从古代到现在。泛指很长一段时间。
升官发财 谓提升了官职,同时就能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
公子哥儿 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知往鉴今 鉴:借鉴。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
天网恢恢 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
时运亨通 指时运好,诸事顺利。
密锣紧鼓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铄金:熔化金属;积毁:积累的毁谤;销骨:熔化骨头。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