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屦踵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纳:穿;屦:鞋;踵:脚后跟;决:破裂。穿上鞋子,破了后跟。形容衣着褴褛。
出处《庄子·让王》:“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屦而踵决。”
基础信息
拼音nà jù zhǒng jué
注音ㄋㄚˋ ㄐㄨˋ ㄓㄨㄥˇ ㄐㄩㄝˊ
繁体納屨踵决
感情纳屦踵决是贬义词。
用法作定语;指生活贫困。
近义词捉襟见肘、纳履踵决
英语be down at the heels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心灰意懒(意思解释)
- 强中自有强中手(意思解释)
- 黄台之瓜(意思解释)
- 众喣山动(意思解释)
- 兵无常势(意思解释)
- 平淡无奇(意思解释)
- 兵荒马乱(意思解释)
- 贫贱不能移(意思解释)
- 触目皆是(意思解释)
- 反面无情(意思解释)
- 行不顾言(意思解释)
- 生公说法(意思解释)
- 安身立命(意思解释)
- 胡支扯叶(意思解释)
- 地丑德齐(意思解释)
- 无影无踪(意思解释)
- 不宁唯是(意思解释)
- 一刹那(意思解释)
- 北斗之尊(意思解释)
- 虑周藻密(意思解释)
- 望尘靡及(意思解释)
- 沉鱼落雁(意思解释)
- 饿殍满道(意思解释)
- 小巫见大巫(意思解释)
- 寒木春华(意思解释)
- 生气勃勃(意思解释)
- 地平天成(意思解释)
- 桃花运(意思解释)
※ 纳屦踵决的意思解释、纳屦踵决是什么意思由汉文库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悬而未决 | 一直拖在那里,没有得到解决。 |
尾生之信 | 尾生: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人,他为守约而甘心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约,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 |
四书五经 |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
直截了当 | 了当:干脆;爽快。干脆爽快;不绕弯子。 |
断断续续 | 不连续的,具有无条理的和不连贯的特性。 |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 |
惊鸿艳影 | 惊鸿:轻捷飞起的鸿雁。形容女子轻盈艳丽的身影。多就远望而言。 |
折臂三公 | 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
逆来顺受 | 逆:不顺;顺:顺从;受:忍受。碰上十分恶劣的境遇而顺从地忍受;不作反抗。 |
公才公望 | 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
鬼鬼祟祟 |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
尘外孤标 | 尘外:世外;孤标:孤立的标志。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质。 |
鬼头鬼脑 | 形容举止诡秘;行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 |
将夺固与 | 要想得到,必先给予。固,同“姑”。 |
扭直作曲 | 比喻是非颠倒。 |
善善恶恶 | 称赞善事,憎恶坏事。形容人区别善恶,爱憎分明。 |
顾景惭形 | 看着身影,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等而感到惭愧。 |
金口木舌 |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
了如指掌 | 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里的东西。形容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给人看一样。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
细水长流 | 细:微小。比喻节约使用财物;使经常不缺用。也比喻一点一滴不间断做某件事。 |
叫苦不迭 | 不迭:不停止。形容连声叫苦。 |
圆凿方枘 | 凿:榫眼;枘:榫头。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
诸如此类 | 许多像这种类型的。指与上述同类的。诸:一些;许多;如:像。 |
过甚其词 | 话说得太过分;与实际不相符。 |
药石无效 | 药石:药和治病的石针。药和石针都不见效。形容病情严重。 |
流风馀俗 | 遗留的风气、习俗。 |
始终一贯 | 自始至终都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