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凿正枘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谓木工度量器物孔眼的大小方圆制作可与之相契合的榫头。比喻说话办事须从实际出发。
出处战国·楚·屈原《楚辞·离骚》:“不量凿而正枘兮,固前修以葅旈。”
例子西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事有所至,而巧不若拙,故圣人量凿正枘。”
基础信息
拼音liàng záo zhèng ruì
注音ㄌ一ㄤˋ ㄗㄠˊ ㄓㄥˋ ㄖㄨㄟˋ
繁体量鑿正枘
感情量凿正枘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近义词量枘制凿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旧地重游(意思解释)
- 陈言务去(意思解释)
- 擦肩而过(意思解释)
- 归十归一(意思解释)
- 刀光剑影(意思解释)
- 语重心长(意思解释)
- 海底捞月(意思解释)
- 表里如一(意思解释)
- 骨肉之亲(意思解释)
- 互通有无(意思解释)
- 急功近利(意思解释)
- 共商国是(意思解释)
- 家无儋石(意思解释)
- 扭直作曲(意思解释)
- 分工合作(意思解释)
- 纵横天下(意思解释)
- 知往鉴今(意思解释)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解释)
- 不在话下(意思解释)
- 坐以待毙(意思解释)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意思解释)
- 束身受命(意思解释)
- 以夷制夷(意思解释)
- 无声无息(意思解释)
- 精兵强将(意思解释)
- 倒悬之急(意思解释)
-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意思解释)
- 金蝉脱壳(意思解释)
※ 量凿正枘的意思解释、量凿正枘是什么意思由汉文库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魑魅魍魉 | 魑魅:也作“螭魅”;古代传说中山里湖沼里的鬼怪妖精;魍魉:亦作“罔两”;古代传说中的山川精怪。指害人的鬼怪。后用来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原作“魑魅罔两”。 |
日甚一日 | 一天比一天厉害。 |
富贵不淫,威武不屈 | 富:有钱;贵:地位高;淫:惑乱;威武:武力。指不因有钱有势而惑乱,不因武力或权势而胁迫屈服。 |
又红又专 | 具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又掌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 |
喟然长叹 | 喟然:叹气的样子。因感慨而深深地叹气。 |
旁征博引 | 旁:广泛;征:征求;博:广博;引:引证。广泛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例证。 |
百战百胜 | 打一百次仗;胜一百次。形容善于作战;所向无敌。 |
玉卮无当 |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当:底。玉杯没有底。后比喻事物华丽而不合实用。 |
十全大补 | 药名。含有十种名贵的滋补药物。比喻某项方案或方法对事情有巨大补益。 |
沤沫槿艳 | 沤:水泡;槿:木槿。晶莹的水泡,艳丽的槿花。比喻短暂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 |
不到黄河心不死 | 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
风和日丽 | 和:柔合;温和。轻风柔和;阳光灿烂。形容天气晴和。 |
拔茅连茹 | 茅:白茅,一种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牵连的样子。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
流里流气 | 举止轻浮,品行不端。 |
恐后争先 |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进。 |
风声鹤唳 | 唳:鹤鸣声。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
知往鉴今 | 鉴:借鉴。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 |
笑貌声音 | 笑貌:表情;声音:谈吐。指人的言谈、态度等。 |
金口木舌 |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
从天而降 | 天上掉下来的。 |
欧风美雨 | 比喻来自欧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袭。 |
过甚其词 | 话说得太过分;与实际不相符。 |
举目无亲 | 举目:抬头看。抬头张望;没有一个亲人。形容人生地疏、孤独无依。 |
走过场 | 形容办事只在形式上过一下,却不实干。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 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最好是避开。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
五花八门 | 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
踉踉跄跄 | 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 |
踵趾相接 | 谓脚迹相连。形容人数众多,接连不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