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汤投火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赴:去,走向;汤:开水。沸水敢蹚,烈火敢跳。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2回:“小人受侯爷大恩,别说行刺,就是赴汤投火也是情愿的。”
例子清·无名氏《刘公案》第44回:“小的蒙爷高抬举,赴汤投火亦甘心。”
基础信息
拼音fù tāng tóu huǒ
注音ㄈㄨˋ ㄊㄤ ㄊㄡˊ ㄏㄨㄛˇ
繁体赴湯投火
感情赴汤投火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状语;比喻奋不顾身。
近义词赴汤蹈火、赴汤跳火
英语go to stake(through thick and thin)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武不善作(意思解释)
- 老奸巨猾(意思解释)
- 高屋建瓴(意思解释)
- 章甫荐履(意思解释)
- 学以致用(意思解释)
- 结党营私(意思解释)
- 天涯海角(意思解释)
- 同室操戈(意思解释)
- 蹑手蹑脚(意思解释)
- 促膝谈心(意思解释)
- 半吊子(意思解释)
- 姹紫嫣红(意思解释)
- 白首之心(意思解释)
- 分工合作(意思解释)
- 将功折罪(意思解释)
- 尽诚竭节(意思解释)
- 超然物外(意思解释)
- 热气腾腾(意思解释)
- 慌不择路(意思解释)
- 骄傲自满(意思解释)
- 魂飞天外(意思解释)
- 命途多舛(意思解释)
- 踉踉跄跄(意思解释)
- 一棍子打死(意思解释)
- 牛衣对泣(意思解释)
- 善自为谋(意思解释)
- 牛头不对马嘴(意思解释)
-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意思解释)
※ 赴汤投火的意思解释、赴汤投火是什么意思由汉文库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上气不接下气 | 形容因为劳累或焦急而气喘得很厉害。 |
起兵动众 | 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志在千里 | 形容志向远大。 |
一寸光阴一寸金 | 一寸光阴:指日影移动一寸;形容很短的时间。形容时间的宝贵。 |
饱食暖衣 | 吃的饱;穿的暖;生活富足;无忧无虑。 |
不治之症 | 治不好的病、绝症。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错误。 |
互通有无 | 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调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 |
吴下阿蒙 |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
将夺固与 | 要想得到,必先给予。固,同“姑”。 |
断织劝学 |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
似是而非 | 是:对;正确;非:不对;错误。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表面上相似;实际上不一样。 |
知往鉴今 | 鉴:借鉴。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 |
坐怀不乱 |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
今古奇观 | 奇观:奇异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 |
狂风暴雨 | 大风大雨。比喻声势猛烈或处境险恶。 |
足不出门 | 同“足不出户”。 |
字斟句酌 | 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说话、作文章严谨慎重。斟酌:考虑;推敲。 |
竹篮打水一场空 | 比喻费了力没有效果。 |
以夷制夷 | 夷: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 |
五花八门 | 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
流风馀俗 | 遗留的风气、习俗。 |
牛星织女 | 即牛郎织女。 |
寒木春华 | 寒木不凋,春华吐艳。比喻各具特色。 |
来因去果 | 指事情的来龙去脉。 |
英雄所见略同 | 所见:所见到的,指见解;略:大略,大致。英雄人物的见解基本相同同。这是对意见相同的双方表示赞美的话。 |
不好意思 | ①表示碍于情面而只能怎样或不便怎样。②害羞;难为情。 |
息迹静处 | 息:止息;迹:行迹,脚印;处:处所。要想不见行迹,只有自己静止不动。引申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