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鼎之愿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鼎:古代立国的重器。担负辅佐君王大任的愿望。
出处西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七卷:“伊尹故有莘氏僮也,负鼎操俎调五味,而立为相,其遇汤也。”
例子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论》:“及定节立谋,以干时主,将怀负鼎之愿,盖为千载之遇焉。”
基础信息
拼音fù dǐng zhī yuàn
注音ㄈㄨˋ ㄉ一ㄥˇ ㄓ ㄩㄢˋ
繁体負鼎之愿
感情负鼎之愿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用于人的理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直言贾祸(意思解释)
- 离经辨志(意思解释)
- 火树银花(意思解释)
- 前瞻后顾(意思解释)
- 骨肉离散(意思解释)
- 断断续续(意思解释)
- 年少无知(意思解释)
- 喜新厌旧(意思解释)
- 九霄云外(意思解释)
- 云天雾地(意思解释)
- 古色古香(意思解释)
- 心急如焚(意思解释)
-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意思解释)
- 望而生畏(意思解释)
- 气象万千(意思解释)
- 将寡兵微(意思解释)
- 不能自拔(意思解释)
- 打情卖笑(意思解释)
- 香火姻缘(意思解释)
- 羊质虎皮(意思解释)
- 有求必应(意思解释)
- 法不阿贵(意思解释)
- 立竿见影(意思解释)
- 身败名裂(意思解释)
- 千家万户(意思解释)
- 形影相随(意思解释)
- 不合时宜(意思解释)
- 引领翘首(意思解释)
※ 负鼎之愿的意思解释、负鼎之愿是什么意思由汉文库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度己以绳 | 绳:纠正,约束。指一定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行为合乎法度。 |
入吾彀中 | 彀:张满弓弩;彀中:指箭能射及的范围,比喻牢笼,圈套。进入了我的弓箭射程之内。比喻就范。 |
回心转意 | 回、转:掉转、扭转;心、意:心思。重新考虑;改变原来的想法和态度。 |
价值连城 | 价:价格;连城:连成一片的好多城池。形容物品很珍贵;价值很高。 |
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 | 比喻机会难得,机不可失。 |
火树银花 | 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闪亮;绚丽灿烂。 |
扫地出门 | 原指把一切杂物都扫出门去;室内干干净净;不留任何东西。后比喻全部家产都被处理;连人也被赶出家门。 |
众喣山动 | 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
如法炮制 | 本指依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药。现指比喻照着现成的样子做。 |
夫唱妇随 | 唱:原为“倡”;即倡议;提出某种意见。丈夫说什么;妻子也跟着说什么。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表现。形容夫妻和睦。 |
目不忍见 |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 |
表里如一 | 表:外表;里:内心。外表和内心一个样。外表与内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论、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 |
鸿儒硕学 | 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
羽旄之美 |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 |
树欲静而风不止 | 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安闲自得 |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
兵戎相见 |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
似是而非 | 是:对;正确;非:不对;错误。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表面上相似;实际上不一样。 |
踵武前贤 | 踵:脚跟。武:足迹。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
乐以忘忧 |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
过门不入 | 经过家门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职守,公而忘私。 |
意料之外 | 没有想到的。 |
避俗趋新 | 避:舍弃;趋:奔赴,趋向。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 |
哀兵必胜 | 哀兵: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说“哀;悯也”。怜惜和慈爱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能奋起抗战;必获胜利。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 |
走过场 | 形容办事只在形式上过一下,却不实干。 |
纵横四海 | 纵横:奔驰无阻。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比喻无敌于世。 |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 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 |
材优干济 | 指才能优异,有干练的办事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