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蹈汤火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赴:前往;蹈:踩;汤:热水。形容不畏艰难险阻,奋不顾身。
出处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蹈汤火。”
例子明·张居正《乞鉴别忠邪以定国是疏》:“臣是顾命大臣,义当以死报国,虽赴蹈汤火,皆所不避。”
基础信息
拼音fù dǎo tāng huǒ
注音ㄈㄨˋ ㄉㄠˇ ㄊㄤ ㄏㄨㄛˇ
繁体赴蹈湯火
感情赴蹈汤火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勇敢。
近义词赴汤蹈火
英语jump into the water and walk through fire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初生之犊不畏虎(意思解释)
- 迩安远至(意思解释)
- 黄台之瓜(意思解释)
- 枝对叶比(意思解释)
- 富贵骄人(意思解释)
- 众喣山动(意思解释)
- 有去无回(意思解释)
- 肝胆欲碎(意思解释)
- 兵无常势(意思解释)
- 惊心动魄(意思解释)
- 沤沫槿艳(意思解释)
- 语不惊人(意思解释)
- 巧上加巧(意思解释)
- 公才公望(意思解释)
- 室徒四壁(意思解释)
- 不治之症(意思解释)
- 悬石程书(意思解释)
- 百步穿杨(意思解释)
- 胜友如云(意思解释)
- 依样画葫芦(意思解释)
- 千真万确(意思解释)
- 叫苦不迭(意思解释)
- 寥寥无几(意思解释)
- 如火如荼(意思解释)
- 东道主(意思解释)
- 踉踉跄跄(意思解释)
- 善自为谋(意思解释)
- 暗香疏影(意思解释)
※ 赴蹈汤火的意思解释、赴蹈汤火是什么意思由汉文库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缝衣浅带 | 宽袖大带是古代儒者的服饰,借指儒者。 |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 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
山雨欲来风满楼 | 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情势。 |
鸿鹄将至 | 鸿鹄:天鹅。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
一干二净 | 形容非常干净;也表示一点儿也不剩。 |
营私舞弊 | 营:谋求;舞:玩弄;弊:坏事。为了谋求私利而玩弄欺骗手段;违法乱纪。 |
东扶西倒 | 从这边扶起,却又倒向那边。比喻顾此失彼。也形容坏习气太多,纠正了这一点,那一点又冒头了。 |
聪明反被聪明误 | 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 |
学而优则仕 | 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爱毛反裘 | 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
雅俗共赏 | 雅俗:文雅和粗俗。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雅人”;把没文化的人称“俗人”;赏:欣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为各种人所接受。 |
移日卜夜 | 指昼夜相继。 |
岁寒三友 |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
河山之德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 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最好是避开。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
五花八门 | 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
骂骂咧咧 | 指在说话中夹杂着骂人的话 |
牛衣对泣 | 睡在牛衣里,相对哭泣。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 |
进退维谷 | 维:语气助词。谷:比喻困难处境。进和退都处于困难的境地。 |
翼翼飞鸾 | 指飞翔的样子。 |
风卷残云 | 大风把残留下的浮云一下子刮走。比喻把残存的东西扫荡干净;也用来形容很快把食物吃光。 |
经纬万端 | 比喻头绪极多。 |
指手画脚 | 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 |
春深似海 | 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
利欲熏心 | 利:名利;欲:欲望;熏:熏染;侵袭。贪财图利的欲望迷住了心窍。 |
出其不意 | 其:代词;对方;不意:没有意料到。原指作战时;在对方料想不到或没有准备时;进行突然袭击。现泛指出乎人的意料之外。 |
游骑无归 | 游骑:离队的骑兵。离队的骑兵,无处可归。比喻离了根本,得不到归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