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底圆盖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方底器皿,圆形盖子。比喻事物不相合。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兄弟》:“今使疏薄之人而节量亲厚之恩,犹方底而圆盖,必不合矣。”
基础信息
拼音fāng dǐ yuán gài
注音ㄈㄤ ㄉ一ˇ ㄩㄢˊ ㄍㄞˋ
繁体方底圓蓋
感情方底圆盖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事物不投合。
近义词方枘圆凿
英语a square bottom with a round cover--incompatible with each other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名士风流(意思解释)
- 攀龙附凤(意思解释)
- 星霜屡移(意思解释)
- 从俗浮沉(意思解释)
- 隔靴搔痒(意思解释)
- 青山绿水(意思解释)
- 挥霍无度(意思解释)
- 压岁钱(意思解释)
- 胆如斗大(意思解释)
- 扬幡擂鼓(意思解释)
- 主忧臣劳(意思解释)
- 如法炮制(意思解释)
- 言而无信(意思解释)
- 皮开肉绽(意思解释)
- 空口无凭(意思解释)
- 到此为止(意思解释)
- 闭关自守(意思解释)
- 一哄而起(意思解释)
- 吉光片羽(意思解释)
- 量能授官(意思解释)
- 将伯之呼(意思解释)
- 珍楼宝屋(意思解释)
- 马牛其风(意思解释)
- 亡命之徒(意思解释)
- 闲情逸致(意思解释)
- 度德量力(意思解释)
- 鲜血淋漓(意思解释)
- 切树倒根(意思解释)
※ 方底圆盖的意思解释、方底圆盖是什么意思由汉文库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流离琐尾 | 比喻处境由顺利转为艰难。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 | 二十四史:清乾隆时刻《史记》等24部史书。比喻情况复杂,头绪繁多,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 |
大惑不解 | 惑:疑惑迷乱;解:理解。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辈子。后指对某事或情况怀疑;想不通;不可理解。 |
秣马厉兵 |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
一场空 | 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 |
诈奸不及 | 犹言十分奸诈。 |
折臂三公 | 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
千丝万缕 | 缕:线。千根丝;万条线。形容两者之间密切而复杂的联系。 |
连珠炮 | 连续的火炮。比喻说话很快。 |
公才公望 | 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
不治之症 | 治不好的病、绝症。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错误。 |
赴汤蹈火 | 赴:去;走向;汤:开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
满园春色 |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
皮笑肉不笑 |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 |
将功折罪 | 将:拿;用;折:抵偿。用功劳来抵偿罪过。 |
之子于归 | 之子:这个女子;于归: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
家破人亡 | 家园被毁;亲人死亡。形容家庭惨遭不幸。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觉能力。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有感觉。形容思想不敏锐;对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 |
鞭辟入里 |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
不问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无声无息 | 息:音信;消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形容没有声响;不为人觉察。 |
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 剐:古代酷刑,割肉。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 |
腾声飞实 | 传扬名声与功业。谓使名实俱得传扬。 |
争分夺秒 | 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也作“分秒必争”。 |
小巫见大巫 | 巫:旧时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原意是小巫见到大巫,法术无可施展。后比喻相形之下,一个远远比不上另一个。 |
妨功害能 | 压抑陷害有功有能的人。 |
除恶务本 | 铲除恶势力,必须杜绝根本。 |
暗香疏影 | 暗香:淡淡的香气;疏影:稀疏的影子。梅花的香味和姿态。指称梅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