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舟之誓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誓:盟约,诺言。指妇女丧夫后守节不嫁
出处《诗经 鄘风 柏舟序》:“《柏舟》,共姜自誓也。卫世子共伯早死,其妻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故作是诗以绝之。”
例子青松摧折,哀断女萝之心;丹节孤高, 终守柏舟之誓。唐陈子昂《唐故袁州参军李府君妻张氏墓志铭》
基础信息
拼音bǎi zhōu zhī shì
注音ㄅㄞˇ ㄓㄡ ㄓ ㄕˋ
繁体栢舟之誓
感情柏舟之誓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用于妇女。
近义词柏舟之节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前因后果(意思解释)
-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意思解释)
- 僧多粥少(意思解释)
- 鼠凭社贵(意思解释)
- 简明扼要(意思解释)
- 繁文缛节(意思解释)
- 拉大旗作虎皮(意思解释)
- 敷衍了事(意思解释)
- 正人君子(意思解释)
- 谠言直声(意思解释)
- 千丝万缕(意思解释)
- 俭以养德(意思解释)
- 光前裕后(意思解释)
- 囚首垢面(意思解释)
- 罄竹难书(意思解释)
- 龙争虎斗(意思解释)
- 理直气壮(意思解释)
- 将功折罪(意思解释)
- 美人迟暮(意思解释)
- 共为唇齿(意思解释)
- 各行其是(意思解释)
- 举止娴雅(意思解释)
- 迭床架屋(意思解释)
- 气味相投(意思解释)
- 不可告人(意思解释)
- 祝哽祝噎(意思解释)
- 当头棒喝(意思解释)
- 驾轻就熟(意思解释)
※ 柏舟之誓的意思解释、柏舟之誓是什么意思由汉文库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鸣锣开道 | 鸣锣:敲锣。封建时代官吏出行时;前面差役敲锣;吆喝行人回避。现多比喻为某种事物的产生制造舆论。 |
不可多得 | 得:得到;获得。不能得到很多。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 |
万众一心 | 千万人一条心。形容齐心协力团结一致。 |
严阵以待 | 严:严肃整齐;严阵:整齐严正的阵势。摆好阵势等待着。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着敌人。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 施:加,给予。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
不僧不俗 | 僧:指和尚。指不三不四,不伦不类。 |
敏而好学 | 敏:聪明。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 |
时易世变 | 时代变迁,世事也不一样。 |
铁面无私 | 形容公正严明;不讲情面。铁面:比喻刚直无私。 |
毁于一旦 | 一旦:一天。指得来不易的东西;一下子就毁掉了。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或来之不易的东西一下子被毁灭掉。 |
慷慨悲歌 | 情绪激昂地唱歌,以抒发悲壮的胸怀。 |
度己失期 | 估计己经误了期限。 |
女扮男装 | 女子穿上男装,打扮成男子的模样。 |
茕茕孑立 | 孤独无依的样子。 |
半夜三更 | 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
叽叽喳喳 | 语音杂乱。 |
胡子拉碴 | 形容满脸胡子零乱不齐的样子。 |
胜友如云 | 胜友:良友。许多良友聚集一处。 |
扭直作曲 | 比喻是非颠倒。 |
将功折罪 | 将:拿;用;折:抵偿。用功劳来抵偿罪过。 |
恐后争先 |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进。 |
扪心自问 | 扪:按;摸;心:胸口。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叫苦连天 | 一声接一声地诉苦。 |
欺人自欺 | 自欺:自我欺骗。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
运筹帷幄 | 运筹:筹划;策划。帷幄:军中营帐。原指在营帐中谋划制定作战的方法策略。 |
会少离多 | 相会少,别离多。感慨人生聚散无常或别离之苦。 |
超然绝俗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谓远过于寻常之辈。汉·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超然绝俗,诚社稷之蓍龟,大汉之栋甍。”宋·陆游《与姜特立书》:“《茧庵记》及《初营》、《落成》二诗,大老手笔,超然绝俗。” |
时运亨通 | 指时运好,诸事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