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只知道事物的一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一方面。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天地》:“识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内,而不治其外。”
例子八戒道:“哥哥,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七回)
基础信息
拼音zhǐ zhī qí shān,bù zhī qí èr
注音ㄓˇ ㄓ ㄑ一ˊ ㄕㄢ,ㄅㄨˋ ㄓ ㄑ一ˊ ㄦˋ
繁体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感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是贬义词。
用法复句式;作宾语;含贬义。
近义词一知半解
反义词了如指掌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自力更生(意思解释)
- 满山遍野(意思解释)
- 一拥而上(意思解释)
- 仰屋著书(意思解释)
- 安于现状(意思解释)
- 孜孜以求(意思解释)
- 百战百胜(意思解释)
- 抛砖引玉(意思解释)
- 沤沫槿艳(意思解释)
- 永垂不朽(意思解释)
- 目眩心花(意思解释)
- 狭路相逢(意思解释)
- 百步穿杨(意思解释)
- 大开方便之门(意思解释)
- 螓首蛾眉(意思解释)
- 国无宁日(意思解释)
- 比众不同(意思解释)
- 扭直作曲(意思解释)
- 之子于归(意思解释)
- 升官发财(意思解释)
- 古里古怪(意思解释)
- 时运亨通(意思解释)
- 雅俗共赏(意思解释)
- 形形色色(意思解释)
- 亡魂失魄(意思解释)
- 挥戈反日(意思解释)
- 凤友鸾交(意思解释)
- 打开天窗说亮话(意思解释)
※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意思解释、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是什么意思由汉文库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稀里哗啦 | 象声词,形容雨、东西倒塌等发出的声音。形容被彻底破坏或零零散散。 |
缝衣浅带 | 宽袖大带是古代儒者的服饰,借指儒者。 |
笑骂由他笑骂,好官我自为之 | 指为官声名很坏,任凭人们笑骂,还是泰然自若当自己的官。 |
习非成是 | 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 |
自我批评 | 自己批判自己的缺点等。 |
裾马襟牛 | 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亦作“襟裾马牛”。 |
动荡不定 | 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
肝胆过人 | 胆量超过一般人。比喻有勇气,有血性。 |
喜新厌旧 | 厌:厌恶。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用情不专一。 |
倒悬之危 | 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
止于至善 | 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
多情善感 | 感情丰富,容易伤感。 |
生死有命 | 生死;生存和死亡。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的。指事势所至、人力不可挽回。 |
孝子贤孙 |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泛指有孝行的子孙。 |
大开方便之门 | 给予极大的方便。 |
善游者溺 | 会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因此而惹祸。 |
指手划脚 | 用手指;用脚划。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也比喻瞎指挥;乱加评论指责。 |
共商国是 | 国是:国事;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
众建贤才 | 建:建树;贤才:优秀的人才。选用众多优秀的人才。 |
摧身碎首 | 即粉身碎骨。 |
地大物博 | 地域辽阔;物产丰富。 |
似是而非 | 是:对;正确;非:不对;错误。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表面上相似;实际上不一样。 |
孜孜不倦 |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样子)。 |
饥不择食 | 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 |
善善恶恶 | 称赞善事,憎恶坏事。形容人区别善恶,爱憎分明。 |
会少离多 | 相会少,别离多。感慨人生聚散无常或别离之苦。 |
充耳不闻 |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
苟合取容 | 苟合:苟且附合;取容:取悦,讨好。苟且迎合,取悦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