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出处西汉 戴圣《大戴礼记 保傅》:“《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例子孙先生却把它看成先有文人,而后变成弄臣。这一来,真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了!(闻一我《屈原问题》)
基础信息
拼音shī zhī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
注音ㄕ ㄓ ㄏㄠˊ ㄌ一ˊ,ㄇ一ㄡˋ 一ˇ ㄑ一ㄢ ㄌ一ˇ
繁体失之毫釐,謬以千里
感情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是中性词。
用法复句式;作分句;指小错误会产生大错误。
近义词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英语A miss is as good as a mile.(A little error may lead to a large discrepancy.)
日语毫厘の違(ちがい)は千里の謬(あやま)り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坚强不屈(意思解释)
- 用智铺谋(意思解释)
- 力所能及(意思解释)
- 浪费笔墨(意思解释)
-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意思解释)
- 奇才异能(意思解释)
- 敏而好学(意思解释)
- 繁文缛节(意思解释)
- 万里长城(意思解释)
- 安步当车(意思解释)
- 百无一是(意思解释)
- 见危致命(意思解释)
- 直捣黄龙(意思解释)
- 逆来顺受(意思解释)
- 生死有命(意思解释)
- 谠言直声(意思解释)
- 吉光片羽(意思解释)
- 凹凸不平(意思解释)
- 将夺固与(意思解释)
- 分工合作(意思解释)
- 一条龙(意思解释)
- 一刹那(意思解释)
- 洗耳恭听(意思解释)
- 前赴后继(意思解释)
- 麻木不仁(意思解释)
- 惹是生非(意思解释)
- 挥戈反日(意思解释)
- 致知格物(意思解释)
※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意思解释、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是什么意思由汉文库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炒鱿鱼 | 因鱿鱼一炒就卷起来,比喻卷铺盖。指解雇。 |
师心自是 | 师心:以心为师。指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
辙鲋之急 | 辙鲋:陷在干涸车辙中的鲫鱼。比喻因厄迫身。 |
背腹受敌 | 指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 |
如臂使指 | 好像手臂指挥手指一样。比喻指挥、调动得心应手。 |
结党营私 | 营:谋求。互相组成小集团;为谋得个人私利而干坏事。也作“植党营私。” |
春风风人 | 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及时给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帮助。 |
极重不反 | 同“极重难返”。 |
庖丁解牛 | 庖丁:厨师。厨师解割了全牛。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技术纯熟神妙;做事得心应手。 |
不卑不亢 |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
自食其果 | 自己吃自己种下的恶果。形容自己做坏事;自己受害。 |
民不畏死 | 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
夷为平地 | 夷:拉平,铲平。铲平使成一块平地。 |
败俗伤风 | 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内容充实。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 |
一鼓作气 |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面有难色 | 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
祝哽祝噎 | 祝:祷祝;哽、噎:食物堵住食道。古代帝王敬老、养老的表示: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 |
呼风唤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 |
伸手不见五指 | 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 |
字斟句酌 | 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说话、作文章严谨慎重。斟酌:考虑;推敲。 |
竹篮打水一场空 | 比喻费了力没有效果。 |
举足轻重 | 一挪动脚;就会影响两边的分量。原指一个实力强的人处于两方之间;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会打破均势。比喻地位极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
人尽其才 | 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尽:全部用出。 |
福善祸淫 | 指行善的得福,作恶的受祸。 |
阴阳怪气 | 形容态度怪癖,冷言冷语,不可捉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