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严义正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辞: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出处宋 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
例子所不同的,只是他总有一面辞严义正的军旗,还有一条尤其义正辞言的逃路。(鲁迅《华盖集续编 有趣的消息》)
基础信息
拼音cí yán yì zhèng
注音ㄘˊ 一ㄢˊ 一ˋ ㄓㄥˋ
繁体辭嚴義正
感情辞严义正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同“义正严辞”。
近义词义正辞严
英语speak out sternly from a sense of justice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积不相能(意思解释)
- 手下留情(意思解释)
- 贫贱不移(意思解释)
- 嘘寒问暖(意思解释)
- 失魂丧胆(意思解释)
- 普天同庆(意思解释)
- 有约在先(意思解释)
- 结党营私(意思解释)
- 断断续续(意思解释)
- 鬼瞰其室(意思解释)
- 取而代之(意思解释)
- 将寡兵微(意思解释)
- 发号施令(意思解释)
- 秽德垢行(意思解释)
- 无关紧要(意思解释)
- 国无宁日(意思解释)
- 雷霆万钧(意思解释)
- 目无全牛(意思解释)
- 扪心自问(意思解释)
- 心上心下(意思解释)
- 古里古怪(意思解释)
- 孜孜不倦(意思解释)
- 空腹高心(意思解释)
- 鸡口牛后(意思解释)
- 一览无余(意思解释)
- 无穷无尽(意思解释)
- 移日卜夜(意思解释)
- 虑周藻密(意思解释)
※ 辞严义正的意思解释、辞严义正是什么意思由汉文库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木本水源 | 树的根本,水的源头。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 |
辙鲋之急 | 辙鲋:陷在干涸车辙中的鲫鱼。比喻因厄迫身。 |
背腹受敌 | 指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 |
罗掘一空 | 罗:用网捕鸟;掘:指挖掘老鼠洞找粮食。用尽一切办法,搜括财物殚尽。 |
丑声远播 | 坏名声传播得很远。 |
源源不断 | 源源:水流不断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断。 |
算尽锱铢 | 算:计算;锱铢:旧制1两=4锱,1两=24铢,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指苛敛钱财。 |
表里如一 | 表:外表;里:内心。外表和内心一个样。外表与内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论、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 |
作贼心虚 | 虚:怕。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
光前启后 | 犹“光前裕后”。 |
牛刀小试 | 牛刀:宰牛的刀。用宰牛刀在小生物身上做试验。比喻有大本领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 |
稳如泰山 | 稳:稳固。稳固得像泰山一样。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 |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
通时合变 | 同“通权达变”。 |
认贼作父 | 把坏人当作父亲;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 |
如出一辙 | 辙:车辙;车轮压出的痕迹。象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
义不容辞 | 义:道义;容:允许。辞:推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
进进出出 | 走进走出,穿进穿出。 |
半新不旧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旧。 |
阴阳怪气 | 形容态度怪癖,冷言冷语,不可捉摸。 |
为虎作伥 | 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鬼;又去引诱别人来让老虎吃;这种鬼叫作“伥”。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 |
土生土长 | 当地生长的。 |
五花八门 | 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
挥戈反日 | 挥舞兵器,赶回太阳。比喻排除困难,扭转危局。 |
无所用心 | 用心:动脑筋。指不动脑筋;什么事情都不关心。 |
母夜叉 | 比喻凶悍的妇女。 |
忠果正直 | 忠诚果断,持正刚直。 |
死胡同 | 指只有一个出入口的胡同。比喻绝境、绝路。 |